高雄海帶業者長期使用工業級「硫酸鋁銨」、「碳酸氫銨」泡海帶,10年來恐已4000噸下肚,為避免黑心海帶竄全台,食藥署表示,已請全台衛生局針對海帶製造業者突擊檢查,是否使用違法添加物,預計結果一周內出爐。
食藥署署長姜郁美表示,由於達鑫化工也曾販賣非食品級碳酸氫鈉、碳酸氫銨,給台中市昇樺商行製作海帶,台中衛生局赴現場稽查時,負責人表示三年前開始確實曾購買,估計至今購入碳酸氫銨約450公斤、製成1萬800公斤海帶流入市面,販售到台中、豐原傳統市場。
昇樺商行負責人表示,後來達鑫化工告知業者,不能用於食品,已於今年1月停用。另外,屏東也有一家食品業者疑似使用非食品級碳酸氫鈉、碳酸氫銨,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代主任劉芳銘說,屏東的業者是否真的使用、用在何種產品,正由屏東衛生局釐清中。
姜郁美說,販售海帶產品的店家太多,最快速的方式是從源頭稽查,這次啟動專案已要求衛生局稽查海帶製造業者,除到現場了解,也追查其帳冊等進貨紀錄。
劉芳銘表示,這次是食藥署進行食品添加物稽查時發現異常,16日與屏東衛生局前往稽查達鑫化工原料行,結果發現竟有高雄食品業者向其購買碳酸氫銨,隨即通知高雄檢方及高雄衛生局稽查,才查獲蔬果行負責人潘桂連和妻子陳來滿,違法使用工業級硫酸鋁銨、碳酸氫銨浸泡海帶,現場已封存非法原料約600公斤、產品有40多桶。
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,這兩種化工原料均屬膨脹劑,但工業級原料較擔心重金屬問題,例如鉛會導致神經毒性、慢性貧血,砷恐傷肝腎、致癌等,提醒民眾購買海帶時,不要挑選過於肥大、太厚的海帶,若擔心吃太多傷身,建議多喝水可排除。
圖/聯合晚報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