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體60%的成分由水構成。研究證實,即使體內的水分僅僅喪失了1.5%(輕度脫水的警戒點),人們的情緒、能量水準和認知功能就會出現衰退。美國《健康》雜誌邀請專家,解說幾個易被忽視的脫水原因。

《生命時報》據報導,俄亥俄州著名家庭醫生羅伯特•柯米納瑞克分析,下列8種脫水原因往往易被人們所忽視:

1.糖尿病。當血糖太高時,人體就會透過增加排尿量來排除多餘的葡萄糖,而排尿次數過多就會引起脫水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若常出現口渴或排尿增多現象,就應嚴控血糖。

2.月經來。經血量較大的女性,她們的血液流失會導致體液消耗過多。如果換衛生棉的次數過多,就需要去看婦產科醫生了。

3.處方藥。利尿劑處方藥會增加尿量,也增加了人體脫水的風險,如一些治療高血壓的藥物。此外,任何標示會出現腹瀉或嘔吐副作用的藥物也有可能導致脫水,服用這類藥物時就需要多喝水。

4.壓力。持續不斷的壓力,最後會引起腎上腺功能衰竭,導致腎上腺機能不全。隨著腎上腺機能的持續疲勞,人體內生成的醛固酮就會減少,進而引發脫水。因此,控制壓力也是防止脫水的方法之一。

5.懷孕。在懷孕期間,人體中總的血液容量和心輸出量會增加,因此女性對液體的需要量增加,嘔吐也會加速水分的流失。因此,如果孕婦存在晨吐症狀,一定要與醫生及時溝通。

6.老化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體儲存水分的能力下降,感覺口渴的能力也會遲鈍,所以,老年人在一天中要時刻注意補水。

7.高海拔。當來到高海拔地區時,人體會透過加快呼吸和增加排尿量來適應新環境。儘管這些生理反應都是對高海拔和體內含鹽量的正常調整,但持續的排尿和喘氣(呼出更多水蒸氣)會導致脫水。

8.餵母乳。母乳餵養是將水分從母體輸送給嬰兒,當然會降低母體中的含水量。如果孕婦的乳汁不足,這有可能是脫水現象,要增加飲水量,並及時就醫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tah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